首页关于岭南画派岭南派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日本艺术家陈蕴化韵。艺术空间联络

 

 

落月淡孤灯

 

忆美术大师黎雄才二三事                                       卢延光

 

 

上世纪,1948年5月的一帧照片:春睡画院门厅坐满了两三排人,黎雄才就紧靠在高剑父的左侧,束着领带,衣着整齐,清瘦的脸庞庄重而严肃,那时候,他的样貌并不英俊。60年代后,黎雄才开始微胖,反倒越来越漂亮。特别是80年代,人变得豪迈、昂然,脸上常洋溢着芸芸众生中少见的俊拔英气,如有神助。在众多群体合影的照片中,第一眼你就会注视到黎雄才,他的英气直贯头顶,好象有一晕光芒。据—些平面设计家言,“明黄”色是众多色彩中最为突出的色彩,书架上的各色书籍封面,只要有“明黄”色在读者第一眼就被它抢过去。黎雄才无疑是众生相中之“明黄”。本来,人越老应该越萎谢,越残败.黎老却越老越亮丽。我想,这关乎跟他的人格美丽有联系,人越善良其相越变敦厚、慈祥,发乎心而表于貌,相学里有些根据,越善越美。

谈到人格,我特别注意黎老喜爱“荷花”,亭亭玉立而不倚,清丽幽香而不俗,这是荷花的品格。2000年在他家中,我与他的一帧合照,桌上摆着的,就是三水市政府刚刚一早派人专程送来的特大荷花,肥美得清脆欲滴。黎老见到荷花很开心,那天,他给我们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解释一段引申一段,把他的兴致和喜悦传送你。

 

荷呵!出污泥而不染,独立而不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是,黎老又引来了他常挂在嘴边的四句格言: 

运行不息

随遇而安

适可而止

百无禁忌

 

这四句话,是他对人生哲理的精辟归纳,身体力行,一直贯彻在他的人生的始与终。

黎雄才很少做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是他的每天勤于执笔,早上起床,早餐不吃就站在画中写来画去,从来没有停顿过。95年,他两眼白内障视力近于0.1,眼镜也派不上用场,他就常常用手掌圈成一个筒状,象儿童似的把手掌掬成望远镜,眼睛往手筒内瞄,对纸挥毫,“运动不息”是从不放弃的。我对着黎老的古怪动作,心生疑虑,他却说,视力无法集中,管中窥豹对画画特别有效。眼睛和手是画家的生命,视力近于盲目的时候,其痛苦凄楚可想而知,而他却想出了如此奇怪的一招,照画不误,这是他的“随遇而安”。

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他常骑着一辆破单车满世界快乐地跑,那辆破车一滚动,铃儿不响其它都会响,古怪的音响节奏更使他快乐;那时的他领带不戴了,改穿四个袋的中山装,钮扣也不扣,随便而近于邋遢,看上去活像个今天的进城民工。40年代末,他还是个西装革履整洁严谨而有点派头的留洋知识分子,而在历经各种名目繁多的运动、风雨、灾难之后,也已滚一身泥巴,吃饱了苦头,越来越能屈能伸,“百无禁忌”。钢皮铁骨的他,“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60年代。广州美术馆请他画画,他画了幅八尺的“庐山仙人洞”送来,这幅画至今是黎家山水的经典之作。报酬是250元,他笑阿呵地接受了。

70年代,广州文物总店请他到店画画,黎老也画了幅丈二的“迎客松”,此巨幅也可成经典,报酬是两条“红双喜”香烟。那时黎老刚解放,有画画就开心,有两条香烟就更好,这使他更笑呵呵。那年月,是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谈报酬的日子。

90年代,什么都有商品价值了,众人于是向“钱”看。黎老的字画价格直线上升,价格惊人。我带着广州美术馆几位领导、部下、司机到黎老府上拜年,只见画室的墙板上挂满了黎老写的对联。这时,黎老又笑呵呵的对我说:“每人挑一副,送你们。”全体七八个人当场怔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眼望我眼,张大了口,出不了声。10多年来,黎老特别喜爱美术馆上下各人,这样一句话,熟悉与不熟悉的,上至馆长下至司机、员工人手一份,令我们众人简直在过狂欢节。要知道,那时他的一副对联,价格已攀上1万多至2万元,大方阔绰得令人吃惊。据黎老助手黎振东告诉我们,这几年春节,他都大赠送。凡来拜年,高官商贾,贩夫走卒,身份高低老少不论,人手一份。

佛谒有“放下”—词,黎老乐呵呵的放下,是他对人生对名利的大智慧,“适可而止”的又一注脚。

他叫我第一个挑,于是我挑了最喜欢的—对:

“乱山横翠障,落月淡孤灯”。

画人独立而不倚,大都是寂寞的,艺术其实也是寂寞之道。这对联,大概是他对我的勉励,或是他自个儿的写照,不得而知之,他喜欢这两句诗。

我与黎老交往16年,1985年因办“广州美术研究”杂志,登门请黎老当顾问,1992年在广州美术馆当馆长也请黎老当顾问,他喜欢我,一一答应,自此,每年有带一帮人到他家拜年的习惯。1995年,筹建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内设“黎雄才艺术馆”,到他家走动更多了。政府为他老人家建一间“庙”,而“庙”却由我策划、垒起,可说与他特有缘份。

每次见他,三句不离高师,对老师高剑父的真挚令人动容,八九十岁的老人,又处于宗师地位,高老师前高老师后的不绝于口,该是多么顽强而执着的尊师重道,黎雄才对高剑父恩师可谓刻骨铭心。岭南画派人才辈出,成功崛起,没有几代人的尊师重道,就没有今天这么大的覆盖和影响。

黎雄才从1927年进入高剑父主办的春睡画院,5年间师生朝夕相处,如同父子。天、地、君、亲、师,家族中学生也算第十族。孔子的有教无类,倡导师徒间的美好情谊,一直在春睡画院里得发扬。门下学画的黎雄才发奋立心,也使自己近乎苦行僧,每天他被高师赶上阁楼,为了使他心不旁羁,高剑父待他上去便撤下梯子,未到规定时间不许下来。传统教育也有种近乎冷酷与不近人情的严厉,高剑父对黎雄才总是温文与客气,5年的半新不旧的私塾苦读,在中国一流人物的鞭策下,黎雄才已是脱胎换骨。

还应该注意的是,由高师资助他往日本留学对黎雄才日后的影响,以及日本美术对“黎家山水”的熏陶。1922年,22岁的黎雄才被老师推出国门(老师资助学生出洋读书三至四年,也只有孔孟的传统教育理念所特有),其胸襟、修养、眼界更由此而发扬光大。在日本,黎老更关注于横山大观的绘画艺术。横山大观是2O世纪与竹内栖凤在日本画坛对峙的两座高峰。横山属于日本战后的朦胧体,画得虚无漂渺,此体吸收西洋的光与色,用晕染和没骨法烘托画面,摒弃线条笔墨。竹内却在传统的东方艺术中吸收西洋的笃实风格,保留较明显的笔墨趣味。奇怪的是,高剑父选择了竹内,而黎雄才服膺横山。在日本,黎雄才创作了大批朦胧体,突破了原先的创作程序,得到一次新的创造。黎雄才的选择其实是高剑父教学理念的成功,高师强调弟子不必如师,各走各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黎雄才选择横山,奠下了“黎家山水”的未来面目。

黎雄才山水画的变革期在40年代,形成期在50年代下半叶至60年代,5年的春睡画院的学习,三至四年的留学生涯;从南宗文人画,宋代院体山水复变为写生、速写向大自然攫取景物;从朦胧体变化为强其骨的笔墨程序,并用焦墨画松近乎剪影的表现,黎雄才的山水画在升华。40年代长达10年的西北之行,广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内蒙的名山大川扩展了他的绘画的语言及表现力,改变了他的思路和观念,“黎家山水”举世瞩目了。有评论说,黎老一生,就是对一树(特别是松)、—石(各种异石)一水(流水瀑布)给予新的变通,新的创造。画好了山水画中的三个主体,树、石、水,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60-70年代,黎雄才“老夫聊发少年狂”,进入了大幅画面的创作期,各大宾馆、大使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北京钓鱼台等单位,纷纷请黎老北上南下,这段时间是黎老的豪放期。他的很多经典,名作及传世的山水画,都在丈二、丈八甚至是几十米长5、6米高的纸上铺展的。广州艺术博物院黎雄才艺术馆门厅两侧的两幅丈八的山水画,气势恢宏、磅礴、大气,烟云飞舞激荡,苍劲盘屈的老松婀娜多姿、瀑布于九天落下,水花飞溅,山体巍峨出神人化,两幅画如有神助。这是20世纪山水画的高峰,足以和历代山水画大家圣贤齐美比肩,更开一代新局面。

80年代,黎雄才往云南,与云南名家袁晓吟(画孔雀闻世),互相珍视。袁称黎山水为前无古人,现代一高峰,黎老感叹地说,从隋唐代起历代山水画名家日积月累,众峰对峙,冠盖云集,与他们并肩甚至有所前进,就如在世界运动会的长跑比赛,提速0.1秒于世界冠军之前,就要付出终生代价,一生心血。

为了这少少许的0.1秒,黎雄才耗尽一生精力与心血,以93高龄独步画坛,换来万千青山绿水,达到20世纪中国画坛的少有的高峰;也让岭南这块历代都被认为文化并不深厚近于文化不毛的土地,于西风东渐中崛出一位名振中外的美术大师。今天,因为有了他,岭南文化谁敢轻视?

有时我想,“松为大夫”,他的人格十分像一棵盘结老松,立于山巅,巍巍然有大丈夫气。元代黄公望很注重画家气质,要立品于士大夫气,连用墨也被他称为必用士墨。黎老的画不待说,在他的人格,就有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诸侯不能友、王者不能臣的傲岸。他面对权贵富豪,从来不低眉俯首,对一些富人,有时会下逐客令,弄得自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个别卑劣之徒狼狈而出。而面对老百姓,修单车的、卖莱的、做木工的,务农的,都有他至好的朋友,对朋友们不时倒不费分文,时常有些“大赠送”。中国传统中的人文情结士人风格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至。

有时我在想,他也像一轮清澈的“月亮”,用他真善美的艺术,淡淡地发出光芒、给人间以美好。

有时我又想,他也如“孤灯”’孤悬于艺术的高处,寂寞地照亮中国的艺术之道,指引后来者。

“落月淡孤灯”,黎老所喜爱的诗句的意境又泛于眼前。

月落了,黎雄才大师已经离开我们。然而,他的艺术的孤灯依然高悬着……

 

 

 

 


 

 

      

 

居廉 居巢 高剑父 陈树人 高奇峰 赵少昂 关山月 黎雄才 杨善深 何香凝
 
晓云法师 司徒奇 方人定 黄磊生 胡宇基 陈金章 杨之光 欧豪年 刘允衡 陈蕴化
                   

© 2016 lingnan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Design: James Ta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