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香凝 1878號雙清樓主。原籍廣東南海,生於香港。 1897年與廖仲愷結婚 。 1902年東渡日本。 1908年入東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並得帝室畫師田中賴章指導,此間,與廖促愷隨同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為革命起義部隊繪製和刺繡軍旗、符號、告示和軍用票圖案等。 1910年畢業歸國。之後輾轉於港、穗、滬及日本之間,為革命奔波,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婦女部長、中央委員等職 。 1928年辭去一切職務,專心作畫 。 1929年,由上海出國,先到菲律賓、新加坡、錫蘭等國舉辦義賣畫展,後抵法國巴黎,又到比利時、英國、瑞士、德國等地 。 1931年,聞“九·一八”事變,於12月歸國 。抵滬後,主辦救濟國難書畫展覽 。 此間,與柳亞子、經亨頤、陳樹人等結寒之友社 。 1937年任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理事、執行委員,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主席 。 1938年後,遷居香港,向海外華僑宣傳抗戰,並為八路軍、新四軍募捐籌款 。 香港淪陷後到桂林,以賣畫為生 。光復後回香港,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1949年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擅長中國畫 。作品有《獅》、《梅花》、《高松圖》等 。 1979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何香凝中國畫遺作展覽,1982年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于廣州建立 。 出版有《何香凝畫集》、《何香凝詩畫輯》、《雙清詩畫集》等 。 何香凝美術館-HE XIANGNING ART MUSEUM
1894年與廖仲愷結婚後,曾從劍父問畫法。後到日本,參加同盟會,1910年畢業於日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高等科。仲愷遇難後,創辦仲愷農校。為革命奔走。所作山水、花草筆致圓渾質撲,尤擅獅、虎、鹿、鶴等動物畫,意態生動逼真,能詩。解放後曾任中國美協主席。1972年在北京去世。刊有《何香凝中國畫選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