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介
清代晚期 书画家。字梅生,号梅巢,生於1811年,卒於1889年。他将所居称为“今夕庵”。
居巢的畫 宋人骨法元人韻,維賀山人落墨花 鄧白
廣東畫家從明代林良以來,工於花卉翎毛不少,然而藝術上能獨樹一幟,具有一口同度成就的應推晚在清年間的居巢,他和他的堂弟居廉,並以清新秀麗的作風,馳譽於嶺南畫壇。 居巢,字棵生,久號棵巢。廣東番禹縣隔山鄉人。對繪畫各體兼長、几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無所不精,而尤以花鳥最為傑出。所作工整秀逸,氣韻生動,充分發揮了沒骨技法的特長。 他的繪畫,遠肇宋元,近繼南田,治宋人的骨法和元人的神韻於一爐,而溶合於歐香之間,故用筆謹嚴,觀察細緻,賦米象形皆有生度,而久神彩飄逸,空靈蘊藉,得妙趣於筆墨之外。誠如他在「今夕掩詩集」讀書絕句申所題的「宋人骨法元人韻,維賀山人落墨花?」與其說是他對羅聘的評價,毋寧說是他對自己藝術的闡述更為妥切些,由於他繼承了從宋元至南田以來一整套的優秀傳統藝術的經 驗,並且創造了新精神,故在他的作品裡,有看詩一般的境界,韻味深長情意洋溢。
居巢不僅善於吸取前人的特長,對各家流派有深入的研究,同時,也重視客觀現實的源泉,倡導寫生,師法造化,忠於對象的刻劃,以形寫神,最後達到形神兼備。他反對不求形似,主張達到形神兼備,反對不求形似,僅強調筆墨趣味的傾向。他在「夜合」的題跋中曾說:「予從事寫生,頗尚形似」。久題高奇佩的詩中:「一笑坡公務高論,不能形似即能神?」之旬,有力的說明了他的藝術主張,和當時風靡一時的文人畫派迥不相同,而是站在現實主義的繪畫傳統立場,一洗狂怪恣肆的積習,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從這扇面十二幅裡,可以看到他的花鳥畫有很一口同的感染力,無論在意境的創造和筆墨技法的運用,以及剪裁佈局等等,都與眾不同。極肝麗中極典雅,極滋潤中極秀勁,極真實中極酒脫自然,證實了他的理論與實踐相一致。
居巢生平不輕下筆,他的作品在當時己甚難得。「剪松閣隨筆」曾稱他:「山水,花卉皆雅秀,所作草蟲尤精,直追宋元,遣蹟極勘,人得其零嫌碎歸,實若拱壁。」故傳世真蹟,不易多見。
转载自 嶺南派畫 王禮溥 藝術圖書公司
![]()
|
||||||||||||||||||||||||||||||||||||||||||||||||||||||||||||||||||||||||||||
|